昨天中基协公布了三季度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数据,前两个季度公布数据我都第一时间写了解读文章,这次我估计会有很多机构要写,我就想着偷个懒不写了。结果昨天晚上到今天一直有不同行业的人来问我数据本身的问题,更让我没想到的是,竟然还有不少人催我更新文章做解读的。我给你们的学习精神点赞哦,谢谢你们,想偷个懒都不行。那么就来吧,我们直接进入数据解读环节。解读之前,大家可以先看我之前两篇文章,了解一下故事背景。1、互联网渠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占比达到25%,上升2个点。蚂蚁、天天增幅超过10%,谁说大象不能起舞;汇成、基煜、盈米表现更加抢眼,大放异彩。但是呢,我觉得吧,互联网金融这块监管在趋严,一定要走正规化道路,不然后果很严重。最近一系列组合拳:互联网上不能随意点评财经新闻,网上大V不准搞组合,网上不得引流开户,互联网直播不能奇装异服。。。你们品,仔细品。据说现在还有机构租别人牌照展业的,耗子尾汁啊,社会主义的铁拳会锤的你生活不能自理。
2、银行比较稳定,基本没增没减,但依然是主力,占据大半壁江山,所以银行才是基金公司的第一大金主爸爸,一切围着银行转。这个排名公布后,银行压力也很大,以前那种“倒量”模式饱受诟病,也得转型啊,开始慢慢有银行代销封闭型基金。做的比较好的是民生银行,他们从磐石系列到FOF固收+再到如今的三年封闭产品,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,假以时日必有作为。宇宙行也在努力,前段时间卖封闭式基金还给了加倍的激励。
3、保险机构入围从1家变成了2家,不再是独苗一颗。某保险的量,是他们自己拿了销售牌照,把原本的直销的量变成了代销的量,自己还能收一点管理费,城会玩。其实这里面蕴含了一个巨大的机会,直销转代销,也就是所谓的机构理财。这是一片蓝海,就看哪家能最先抢到头啖汤,据说已经有券商在布局了,你们猜猜是哪家?
4、信托机构,虽然在表里没有体现,但是随着资管计划的落实,非标转标的压力。也在纷纷谋求转型,开始走上标准化投资的道路,最近各大信托都在找各种合作机会,包括和券商的、基金公司的合作,如火如荼。希望是发自内心的想转型,而不是为了做非标而被动做标,那就违背初心了。
5、有些信息我不能说太细,毕竟同行都熟,我怕尴尬。我只能稍微提一下。有些机构保有量很低,但是销量非常大,说明什么,“倒量”严重。有些机构保有量很低,但是代销收入很高(结合证券业协会代销收入排行来看),可能有两种情况,“倒量”严重赚了很多认申购费或私募代销收入比较高。有些机构,保有量很低,但是单产品销量非常大,集中度太高,潜在风险略大。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。
6、这次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,为什么券商数据三季度下滑的如此厉害,券商保有量下滑了近10%,占比从17%下滑到了15%,入选数量从51滑到了49。原因是什么?真实原因是,数据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,主要是ETF和大集合。
三季度情况。还记得那个复杂的公式么,作用是为了剔除ETF二级市场净买入量。据说二季度有些机构因为无法计算,没按照公式来报,是按照时点数据报的,整体数据值偏高。三季度要求严格按照公式报之后,ETF的净买入数据就被剔除了。而且这次统计里又提了个新要求,只有转了公募的大集合才能计入保有量,这就把有些有公募资格的大集合保有量剔除了。ETF剔除一部分,大集合剔除一部分,券商的量自然就少了。就跟二季度加了ETF后券商的量突然多了一个道理。最后我想说,监管部门花这么大的力气做数据统计这个事情,每个季度都在优化,力求数据准确,真的也是不容易,为行业发展操碎了心。这跟去年出台的基金销售新规,其实是一脉相承的。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基金代销行业一些不合理现象,最终是为了改变“基金赚钱,基民不赚钱”的终极历史难题。路都已经指明了,走不走就是代销机构自己的事了。我相信用不了几年,必定有一些优秀的代销机构能走出来。他们能真的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,以客户的利益和投资体验为第一目标,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,不搞短期“倒量”,坚持持营、坚持定投,坚持投资者教育工作,这样的机构值得我们尊重。最近,行业里有家券商联合高校推出了《财富管理与基金投顾》课程体系,旨在促进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让未来潜在的从业者,在学生阶段就能提前了解到行业动态和最新理念,形成正确的投资价值观。给这家券商点个赞。《证券/银行/三方,谁才是基金代销“最强王者”?》
《中基协把各家代销机构的底牌掀了》